久久健康网编者按:邻居阿姨刚刚从澳大利亚回国,和我这个儿科医生聊起了她在澳洲带孙子的故事:小家伙在8个月的时候出现了人生中第一次发烧,体温39℃。全家人都很紧张,火速送去医院,当地儿科医生的处理方式居然是让宝宝在空调房间平躺,吹冷风散热,期间给宝宝喝水。这种处置方法让深受中国传统育儿观念影响的邻居阿姨忐忑,神奇的是,宝宝的体温居然降下来了,而且没有反复。阿姨心有感慨,所以回国后第一时间就找我探讨,为什么澳洲医生只是让孩子吹吹风就把“病”治好了?阿姨的描述可能不尽精准,但这也引起了一个思考:宝宝发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?
宝宝人生中的第一次发烧经历
在哺育宝宝的过程中,妈妈们最害怕的莫过于宝宝发烧了,尤其是初为人母的妈妈们,第一次遇到宝宝发烧时大多恐惧又无助。几乎所有的妈妈都会担心发烧会不会烧坏宝宝的大脑?会不会烧出肺炎、脑膜炎?发烧,妈妈们唯恐避之不及,一旦碰到,手足无措,大多会急忙送去医院。但对于宝宝的第一次发烧,妈妈们怎样的处理才是最好的方式?
对于发烧,最新的解答
对于发烧,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临床家庭医疗住院项目主任谈道:我认为发烧分为两种,一种是人体对疾病的反映,一种是人体对疾病的反应。怎么解释呢?第一种是指人体因为某种原因发生了病变,这种病变直接导致人体内的化学平衡紊乱,进而人体温度发生变化。第二种是指病变并没有产生第一种所说的那种体温变化,但是人体的自我免疫系统却对这个病变有了应答,采取的手段就是用升高体温来改变病变化学平衡相关酶的活性,达到自我免疫目的。也可以说发烧这两种:一种是现象,一种是对策。”
显然,绝大数平时很健康的宝宝出生后的第一次发热都是第二种原因,当宝宝肌体的免疫系统侦测到某一病毒的感染后,就会通过神经系统收缩全身的毛细血管,减少热量的散失来提高身体的温度,这是人体的免疫应答,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。体温升高可以对感染起到抑制作用,同时还可以产生大量的抗体抵抗病原的感染。同时调节身体的酸碱平衡使宝宝产生厌食反应,减少食物的摄入,这也是为什么宝宝在发烧时多会伴有食欲减退的原因。
38.5℃,是个界点
发烧是宝宝自身的防御机制,也是帮助宝宝战胜疾病的有利武器。所以说,妈妈们就应该有明确概念,低于38.5℃就不要给宝宝吃退烧药。为什么是38.5℃呢?大量的研究表明,一般的高热惊厥都发生在体温38.5℃之上,这是一个平均数字,很多宝宝即使烧到40℃都不会发生惊厥,精神也不错,也有部分宝宝在37.8℃就发生抽搐,所以妈妈们要根据自己宝宝的情况酌情服用退热药,退热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发生高热惊厥。
发烧,物理降温首当其冲
很多妈妈都知道物理降温,却不得要领,具体要怎样给宝宝进行物理降温呢?物理降温以宝宝舒适为原则,降温部位以头部为主,上身次之。温水浴、湿毛巾、还有退热贴都是不错的物理降温方法。温度升高后会让宝宝头部难受,所以要注重对宝宝头部的降温,身体的其他部位只要相应地减少穿衣量,达到宽松、适度、透气就可以了。
物理降温的目的是缓解宝宝发烧的症状,有利于尽快恢复。其真正作用仅仅是缓解发烧、发热所产生不适的症状,并不是用来退烧的,不能理解成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去退烧,但是正是因为物理降温缓解了发烧不适的症状,降低了宝宝烦躁、不安的情绪,使宝宝的肌体能够更加有效地对抗感染,从而缩短发烧持续的时间。因为烦躁不安不利于肌体的尽快恢复,这是物理降温间接取得的效果。
用温水泡手泡脚,少用酒精
发烧时四肢毛细血管收缩,皮肤较凉,此时推荐温水泡手泡脚,帮助宝宝体内阳气流畅,很多发热的宝宝温水泡手脚后,额头和前胸后背沁出微微汗珠,高热也随之退下。需要注意,传统捂汗的方式切不可取。有妈妈采用酒精擦身降温,也可以,但是酒精容易透过宝宝的皮肤被吸收,建议少用。
发烧真会烧出肺炎、脑膜炎?
很多妈妈还是会担心宝宝会烧出肺炎、脑膜炎等严重疾病。上文提到过,发烧有两种情况,一种是人体对疾病的反映,一种是人体对疾病的反应。健康的宝宝生后的第一次发烧往往是第二种情况,而肺炎、脑膜炎等疾病出现的发烧则是第一种情况。说明白点儿,不是发烧引起了肺炎、脑膜炎,而是肺炎、脑膜炎等疾病让身体出现了发热的症状,疾病是因,发热是果。只有正确的认识才会有正确的方法,遇到宝宝发热,妈妈们首先要判断宝宝的发热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情况,如果是第一种情况,必须马上入院治疗,治疗的目的是针对原发病治疗,而不是仅仅退热,这必须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。如果是第二种情况,家长则大可不必担心,在密切观测下,让宝宝安稳度过发热期即可。
事实上,当我们意识到发烧是宝宝获取抗体增强免疫的时候,妈妈们的内心也就会安定许多,也就会耐心地等待宝宝完成任务,而不是急切盼望早日退烧了。
如何判断发烧是哪种情况?
妈妈们又会问了,没有医学知识的普通群体如何判断宝宝发热是属于哪种情况?这里有几个简单的判断方法:
1.宝宝发热有没有诱因。比如宝宝肠胃脆弱,吃多了,食积了,会发热;呼吸道柔弱,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和呼吸道炎症,会发热;宝宝皮肤娇弱,容易被划伤或蚊虫咬伤,会发热。这些就需要人为干预。如果宝宝平时身体健康,发热前没有明显诱因,没有明显不适症状,精神较好,一般是第二种情况。
2.宝宝发热有无其他伴随不适症状。如果是第一种情况的发热,除发热外还会有相应的表现,反之,第二种情况则仅有发热或进食减少,疲倦等非特异性表现。
3.发烧的时间长短。发烧的起始温度和持续时间,一般情况下,第二种情况的发热,温度不会很高,持续时间不会超过40个小时,一旦超过了就很有可能是幼儿急疹。如果妈妈担心是其它疾病,可以去医院检查。
Tips:幼儿急疹的发病特点
这是一种婴幼儿期常见的出疹性疾病。起病急骤,常常突然高热,可达39~40℃,这往往也是宝宝出生后的第一次发热,一般持续3~4天后热退,退热后出现玫瑰红色皮疹,以躯干、腰部、臀部为主,面部及肘膝关节等处较少,皮疹出现1~2天后消退。患幼儿急疹的宝宝除发热外一般无其他全身症状,精神较好,部分宝宝可能出现饮食减少、口干等症状,都没有大碍。大部分的宝宝都可以顺利出疹,没有合并症的发生,并且获得持久免疫力。
发烧,不要急于用药
有的宝宝退烧后都会出现流鼻涕、咳嗽等症状,这很常见,也不用担心,流鼻涕和咳嗽属于排出机制,普遍出现在发烧结束后,说明肌体正在进行内部清理,也就是打扫战场,清理垃圾,等到清理完毕,流鼻涕和咳嗽的症状自然消失,所以不轻易服药。从中医角度,咳嗽和感冒初期忌用收敛药物就是这个道理。
特别提醒:本文所针对的是平时很健康的宝宝的第一次发热。先天不足,早产、在新生儿期发现或出现多种疾病的宝宝不在此文章的讨论范围内。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