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的民间有这样一个说法,就是棍棒下出孝子,而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不太正确的。但是,近日澳大利亚调查统计指出,那些曾在6岁以前被父母打过的孩子,远比那些从来没挨过打的孩子,生活得更快乐,而且更可能成功。据报道,接受调查的总共有2600人,其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从来没有挨过打。澳大利亚学者认为,6岁之前挨过父母打的孩子,上学后很可能成为校园里的好学生,而且冒险的欲望和考大学的欲望,会比那些从来没有挨过打的孩子强烈得多。
幼年挨打的好处:
1.锻炼培养了孩子们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。
2.使孩子们从小养成遵纪守法,懂得敬畏的习惯。
但是,任何事情都需要适度!因为那些一直经常被父母打到大的孩子,不仅性格极端,而且还存在心理问题。
所以,父母教训孩子应遵循以下原则:
1.适可而止
罚孩子,一定要 “适度”,俗话说,常骂不惊,常打不怕。经常打孩子,孩子就会习惯于挨打,逐渐养成一种即使挨打也满不在乎地态度,结果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顽固反抗精神和暴力倾向的人。家长期望完全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,肯定是错误的。
2.犯错后及时惩罚
尽可能在孩子发生不良行为时马上加以惩罚,因为在孩子心目中,事情的因果关系是密切的,年龄越小越是如此。如果事情过去几天再惩罚,或几件事加起来一起惩罚,孩子会不明就理,甚至不清楚自己为何受罚。
3.批评教育孩子要关房门
“人前教子”的是陋习,父母一定要注意打孩子的场所,对孩子进行惩罚应避免在公共场所和外人面前,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,当众不留情面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,如果孩子当众顶撞,父母也会很没有面子。
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,但是一定要记得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,咱们大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顾及这一点!
相关阅读